目前香港國際學校為了學生銜接不同國家的大學,現在已逐步採用IGCSE和IB的混合課程。因為IB課程國際認受性高,大部分學生會往外國升學,也可經Non-JUPAS申請本地大學,收生沒固定名額,視乎該年度學生水平。
不論是PYP、MYP或是DP,均設有專題習作。在IB課程中,有一半時間是探究學習,類似把常識科的專題探究擴大,在IB學習過程中,要求小朋友融會貫通,不能死背書。 PYP課程有六大主題,設有小組的專題習作;MYP課程有八個學科,最後一年學生需要完成個人探究習作;DP課程的學生須修讀六組科目,以及完成一篇論文,學生須在論文中表現其探究精神及過程。
如何衡量孩子是否適合IBDP課程?
IB課程內容既深且廣,並非適合所有學生,建議家長應衡量孩子的能力及興趣,並檢視是否具備以下條件:
條件一:具備良好語言能力
IB課程旨在培育世界公民,故十分重視學生的語言能力,DP課程更要求學生修讀兩種語言。
條件二:自我管理能力佳
課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懂得分配時間和獨立思考,故家長應考慮子女是否擁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由於學生須應付不少校內評估,且評估更佔科目總成績可達二十分之多,所以學生須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自行適當分配時間及交出具水準的功課,才不致在校內評估部分嚴重失分。
條件三:關心社會擁敏銳觸覺
「全人發展」是IB的課程重點,學生除了學業表現良好外,還要兼顧課外活動和社會服務。課程中的CAS(創意、行動與服務課程)要求學生參與一定時數的義務工作,撰寫論文時也要求學生自行訂立題目,故家長應考慮子女是否具敏銳的時事及社會觸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