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家長對國際學校教育的需求仍然不斷增加,不少家長動輒花上百萬元為孩子買一份國際學校的債券。本地絕大多數國際學校是以非牟利團隊模式營運的私人機構,並沒有任何政府的資助,學校入學簡介會中都提到購買學校「債券」(Debenture)、「提名權」(Nomination right)或「資本證明」等不同名字的債券。這些債券是學校自行籌資、用於學校基建或發展新課程項目之用,亦不受教育局或香港金融管理局規管,每所國際學校針對債券自己擬定政策,例如債券的價格、是否強制購買、債券是否可以歸還、是否可以在二手市場上自由買賣等等。
不過家長要留意,購買債券是獲得優先取錄機會,但不保證子女能在該校讀書。購買提名權或本金債券是否入讀國際學費的門檻,則因應學校而異:
- 弘立書院 沒有保證持有該校本金券的被提名人必可入學的承諾,但持有本金券的申請人,在通過入學評估考試後可獲優先考慮。
-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 小一入學申請只接受維多利亞幼稚園學生或債券持有人提名的學生申請 , 沒有保證持有該校債券 券的被提名人必可入學的承諾。
- 哈羅香港國際學校 則共發行了面值六十萬元的債券及五百萬元的資本證明書,資本證明書及債券的購買者不能保證入學,但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錄取機會,留意兩者都是無利息的,持有人畢業時可以轉讓或由學校贖回。
- 香港凱莉山國際學校,已取錄的學生,在入學前必須購買債券。
目前現時市場上只有滬江維多利亞學校、漢基國際學校、弘立書院及哈羅香港國際學校的債券可於公開二手市場轉售,其他國際學校或須透學校本身的平台交易。
有意購買家長,必須注意贖回債券的條款、細則,通常要扣除還款,有些亦會逐年貶值;不少學校條款列明,持有人在債券轉售後利潤須與學校均分,家長要好好衡量經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