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留學需求不斷攀升,到國外讀本科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選擇。國際學校也因此成了眾多計劃到國外讀書的孩子的跳板。
那麼,國際學校和普通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有哪些區別?國際學校有哪些課程體系?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你的孩子更適合哪一種?為此,就國際學校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全面梳理。
國際學校更注重探究性學習
和傳統學校相比,國際學校的升學計劃有所不同。絕大多數普通中學生都是行香港本地教育路線,即通過DSE考取香港本地大學。
而就讀國際學校的學生,通常在進入高中前,就做好了出國留學的打算,中學畢業後一般都會直接申請海外大學。為了幫助學生實現留學目標,國際學校基本都會與國外大學對接,儘可能地為學生鋪好留學之路。
比起一般中學相對固定的課程和科目設置,國際高中課程更加多樣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優勢和興趣發展自由選擇。
在班級規模上,國際學校通常會採取小班教學,班級規模在20人左右。教學上老師會強調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與同學老師交流。
目前國際學校最熱門是IB課程,主要適用對象為有獨立學習和思考能力的學生。
IB課程全稱為國際預科證書課程,是由國際文憑組織為中學生設計的為期兩年的課程。如今,IB文憑被全球眾多一流大學承認,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共70多個國家的四千餘所大學都接受IB成績入學。
作為針對高二和高三年級學生設置的大學預科課程,IB課程自成體系,不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課程體係為基礎。IB課程廣泛吸收了當代許多發達國家主流課程體系的優點,涵蓋了其主要的核心內容。
IB課程是富有挑戰性並享有較高認可度的較難課程,為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做準備。IB課程對英語的要求較高。學生需要選6門課程(中文、英語、人文社科、實驗科學、數學計算機和藝術)和3個核心課程(知識理論、大論文和社會實踐),還要在兩年內完成150小時的社會實踐活動。
IB課程適合對周邊的世界充滿好奇心、願意動腦筋深思學術問題,並會對自己的行動和原則不斷進行反思的學生。另外,IB課程在科學、人文、外語、藝術、社會工作等各方面注重平衡發展,不偏科,不側重某一方面,因此更適合全面均衡發展的學生。
由於IB學習課程門類及課後論文比較多,所以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找資料並寫作。此外,對語言也有一定的要求。
目前開設有IB課程的其中四大熱門的國際學校有漢基國際學校(CIS)、滬江維多利亞學校(VSA)、哈羅香港國際學校(Harrow)以及弘立書院(ISF),有興趣的家長更可為子女購買學校債券,部分更可提升入學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