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科目
主要有六個組別,學生在每個組別中挑選1科,合共六科作為選修科目。課程具有彈性,分為高級程度(HL)及標準程度(SL),學生需要選擇其中3-4科修讀至高級程度,即上滿240小時,而其餘2-3科為標準程度,要達150小時。
1. 語言和文學研究(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通常是學生的母語,內部再細分為文學、語言及文學、文學及表現三種。
2. 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又稱第二語言(Language B ),可以是學生曾學習的語言,或者新學的語言,內分初學、標準、高級三種程度。
3. 個人與社會(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這是人文及社會科學科目組別,例如「哲學」、「經濟學」、「工商管理」、「心理學」、「社會人類學」、「地理」和「歷史」等共10科。
4. 科學(Sciences):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設計科技」﹑「電腦科學」與「運動與健康科學」6科。
5. 數學(Mathematics):科目包括「數學研習」﹑「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等4科。
6. 藝術(The arts):科目例如「視覺藝術」、「電影」、「音樂」、「舞蹈」和「劇場藝術」。
組別1-5為必選,但第6組則可選擇放棄,然後選修組別2-5中的其中一科代替組別6。
評核方式(主要分為公開試和校內評核)
公開試
每年5月和11月在全球舉辦。
校內評核
由學校老師評分,每科都有佔分至少20%的校內評核,但因應科目而有不同佔比。以2019年中文語言和文學為例,15%是一份口頭匯報,15%是即席文學分析,20%是從平日的三份作文中選最佳的一份呈報,合共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