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有指引,一般津校和直資學校也在小一時偏重面試,相對上小一較少機會有筆試,原意是避免大家過分催谷子女進行書寫操練。但是插班生的情況卻大不同,沒有了這種限制,很多學校也會進行筆試「和」面試。
國際學校是非常重視面試的。因為國際學校教育模式較活動彈性,與傳統教學模式成強烈對比。孩子們可在遊戲活動和生活化環境下學習。所以校方多要求學生可靈活自主、高度邏輯思維的分析力能力。
一般中國人家庭要求孩子順從和聽教聽話,他們漸漸不需要多用腦袋分析。而疫情下大家困在家中,錯失了很多邏輯思維訓練的機會。
若要真正部署一個必勝面試,請盡快行動以最少四個月時間來準備一個完美無瑕並能以流利英語表達,讓校方知道你才是最理想的尖子生。
一些有足夠經濟能力的家庭為了提升子女入學機會,他們也會選擇購買學校債券,希望會提高子女被學校取錄的機會。
很多國際學校也會要求學生的英語能力較高。
校內大部分也是外籍老師以英語授課,他們在香港多年,接觸了很多本地學生,亦知道「死讀書」和只着重英語文法的特色。與傳統學校重點多在筆試上完全不同,國際學校面見小朋友時不太執着grammar tenses,而是說話的內容,所以插班生真正要面對的挑戰是以英語表達其小宇宙和大想法。
快點為孩子裝備好,切記要放棄以往舊有的思維,不要那些操作式的機器啊。國際學校要一個真醒目又乖巧兼懂得思考的尖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