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的課程設計比較國際化,亦不會參與本地的公開考試。以往亞洲小朋友數學科較優勝,考英國試往往得到較好成績,不過現在外國的高等學府所推行的IB課程也不是一個容易掌握的學習模式。
IB課程鼓勵學生以多角度多元化思維方式思考,一般不習慣用這一種形式接受家教的小朋友就可能未必在考試中取得優勢。在這情況下,校方面試時對孩子的分析能力和多角度思考甚為重視。舉例來說,學生能否用3至5分鐘表達對社會議題的觀點?又可否用15至30分鐘與一個成年人有自信地交談和討論茶餘飯後甚至係其他國家文化的有趣題目?
除了幼稚園學生外,學生應該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以批判思維論述自己的見解,即使中國人父母反對的議題,也可以表達自如。小朋友可簡單表達玩遊戲機的好處,批評父母在家中的壞習慣,只要他們的小宇宙有道理說得通,並可有條理有自信地表達出來,這個就是成功可以過關國際學校面試。
要培養孩子有這一種特質,首先父母需要是非常開通,並且用他們最大能力帶小朋友四處擴闊見識,例如透過不同形式並有成年人參與的活動,孩子要知道正在發生的事情及為何要做件事。
若想入讀頂尖的國際學校,希望大家別掉以輕心,因為IB課程易學難精,不過成功的話,以後孩子直升入讀全球十大的國際知名大學相信也不會是一個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