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入讀國際學校,財政負擔必然較一般本地學校高,加上課外活動等開支,若非大富大貴,父母要承受的經濟壓力亦不少。
如想在本地升讀大學,IB考生在本地升學上就會比較蝕底。若就讀國際學校考的是IB試,IB考生需透過Non-JUPAS方式報讀本地的大學。但本地大學一般只預留3成左右學位予Non-JUPAS學生,重考生、自修生、甚至乎A-Level的考生都會透過Non-JUPAS方式報讀,學位的競爭相對較大。
同時,由於國際學校大多主張以英語和外語溝通,有不少的國際學校學生的中文能力會變得較弱。如果學生連在家中也不會使用廣東話溝通的話,有可能不太會說和寫中文。國際學校的學習環境也會偏向國際化,小朋友成長期接觸到的文化可能會比較西式,會不太了解中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