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國際學校時,除了升學前景、性格之外,還有許多因素也需要考慮,不同國際學校亦有不同的特色,家長可以留意自己的需要去選擇。不過有升學專家提醒,選擇哪一間學校最重要的是小朋友的喜好、以及意願,最重要是清楚自己的需求。
1) 英文能力
英文能力較差的小朋友,可先選擇有英語強化課程(ESL)的學校。在眾多學制之中,IB對英文能力的要求猶為高,學生需要寫大量的論文,並加入自己的分析,而平日的功課亦會計算在最終成績之內,因此不可掉以輕心。如果對孩子的英文能力沒有信心,且在中學才選擇跳船,不太建議選擇IB;如若是在小學跳船,則尚有機會適應,可以考慮IB。
2) 中文程度
在中文程度方面要特別注意,在入讀以後基本上已經定型。較着重的家長可以讓孩子在高小時轉讀,讓孩子先打好中文基礎,不過英文程度方面則有疑慮,家長可以從小為孩子培養英文能力。 也可選擇中文程度較好的國際學校,例如:漢基國際學校、保良局蔡繼有小學、弘立書院、新加坡國際學校等。
3) 學術程度
部分國際學校的學術程度極高,對擔心學術的家長而言可以選擇。不過這些學校的收生要求大多極高,而且壓力十分大,學生本身的學術能力也要夠高才可入讀。家長在選擇這些學校時,亦要留意小朋友的性格是否適合。 學術較好的國際學校,例如: 哈羅國際學校、基督教國際學校、保良局蔡繼有小學、弘立書院、新加坡國際學校等。
4) 學校債券
不少國際學校要求家長先購買學校債券,才可獲得面試機會,每間學校的名稱及細則都有所不同,家長要小心留意。大部分債卷都只會於錄收學生時收費,否則會全數退還。就讀國際學校的經濟負擔較大,家長要衡量家庭狀況。
目前也有些國際學校債券,家長可以在二手市場上進行買賣轉讓,例如:漢基國際學校、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哈羅國際學校及弘立書院。
5) 學校設施
每所學校視乎新舊設施會有所不同,家長可留意小朋友的興趣習慣去選擇,例如愛運動的就選擇有游泳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