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直資和私立中學,在高中開辦國際課程,讓學生在本地課程以外,有多一個選擇。現時正值直資和私立中學的招生季節,所以本篇將介紹國際文憑(IB)中的大學預科課程(IBDP),助家長和同學了解不同國際課程的特色。
IBDP課程在全球的認受性高,香港學生多可獲雙語文憑。
該課程涉獵廣闊,建議想修讀的同學,除了英文程度須達中上外,還要懂得時間管理,並喜愛開放式思考。
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文憑組織(IBO),為全球學生提供四個課程,分別是︰小學課程(IBPYP)、中學課程(IBMYP)、大學預科課程(IBDP)和職業相關課程(IBCP),其中近年本港開辦IBDP課程的直資、私立和國際學校愈來愈多,而學生的成績亦相當不俗。港生及格率達98%
現時全港有36所直資、私立和國際學校開辦IBDP課程,根據早前七月「IB放榜」的成績,今年全港有2,213名考生參加考核,最終93人考獲45分滿分,成為「IB狀元」。
此外,港生的及格率和平均分,亦較全球數字高,全球逾17萬名IB考生的及格率,約為86%,平均分不足32分,而本港考生的及格率卻高達98%,平均分逾38分。
IBDP課程歷史悠久,在全球的認受性高,包括多所知名大學,加上該課程不欲學生「死讀書」,而是希望透過兩年的學習,訓練學生成為「有胸襟、有思想的世界公民,同時具有批判思考。」
因應香港的中英雙語教育環境特色,一般來說,除了非華語學生外,修讀IBDP的本地生,大多在畢業時,都可以獲取雙語文憑,反映學生除了母語外,第二語言的應用,同樣達母語程度,「任何國家的人,當知道你持有雙語文憑時,即知道你的英文水平不差。」
有專家指出,能考取雙語文憑的學生,在外國的數目不多,但香港學生卻可有這種優勢。
寫論文兼設計活動
事實上,IBDP的課程繁重,在兩年的學習期內,學生須修讀6個科目(一般為3科Higher Level,3科Standard Level)之餘,還要應付一篇4,000字的「拓展論文」(Extended Essay)、「知識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及「創意、活動、服務」(CAS)。
其中「拓展論文」的主題不限,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設題和研究;而CAS的內容亦無限制,學生須設計活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完成後亦須寫反思。
大學教育學習模式
專家表示,IBDP的學習模式像大學教育,學生除了自訂論文題目及撰寫外,「知識理論」同樣須提交一篇一千五百字的論文,而且內容較哲學性,「國際文憑組織每年都會訂下六條題目,讓學生選答。舉例請學生評價『以物理探索真理是最不靠譜』的說法,學生不論是贊成或反對該命題都可以,但要解釋原因。」
評分方面,IBDP的滿分為45分,6個科目,每科最高為7分,餘下的3分,則來自「拓展論文」和「知識理論」;「創意、活動、服務」雖不計分,但會分為「及格」和「不及格」,故學生都要認真完成,不可馬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