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幼稚園、中小學,只接收有港籍或持有外籍護照 (入讀國際學校) 的學生申請,所以如果您是內地學生,內地戶籍是無法直接申請的,必須申請人 (學生) 需是香港籍或海外護照,或者是學生的父母一方已獲得香港的逗留簽證。
國際學校主要是外籍人士的子女,不過好多國際學校也都歡迎本地學生申請。但如果想在國際學校讀書,家長就要特別留意小朋友的英語能力,因為不少國際學校都期望自己的學生不論是國際生還是本地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接近流利(native)。為了測試面試學生的英語水準,大部份的國際學校都會有英文入學筆試和即場面試,學生必須要通過了先可以入讀,所以家長幫子女報讀國際學校的時候,要特別留意同儘早要訓練孩子的英語水準。
英文能力固然重要,但家長同子女都要留意每間國際學校各自的收生要求,甚至是優先取錄條件。例如耀中國際學校,如果有兄弟姐妹在耀中就讀或者是耀中校友的仔女,都會有被優先取錄。而某些國際學校都會有地域收生要求,例如:沙田學院要求學生要居住在新界或少部份九龍地區,住在港島的家長就可能要另覓一間心儀慨學校啦。
在內地教育內卷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轉身選擇離家最近的香港中小學,香港教育起源早,超過2000多所中小學,對於學校應該如何選擇?香港本地教育和國際學校教育有什麼不同呢?為什麼香港國際學校這麼受家長歡迎?成為了家長諮詢最多的問題,今天給大家來深入解析。
一、學制對比
香港本地學制:滿5歲8個月可入讀小一,小學6年,中學6年,一共12年;學前則為4年,幼稚園3年+幼稚園(即N班)1年。
香港本地的國際學校大部分課程體系是IB/A-elevel/AP/英國/美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國際課程,英式13年學制,美式12年學制,主要根據孩子的出生年月來劃分年級。
英國學制:5歲入讀一年級,小學6年,中學7年,其中包括2年IGCSE課程+2年A-level/IBDP課程,一共是十三年。
美國學制:一般是5歲開始就讀Kindergarten,美國的學制共小學6年(從幼稚園大班到5年級)、中學三年(6-8年級)、高中四年(9-12年級),全部加起來共13年,稱為k12。
二、畢業出路對比
香港本地學校教學系統化,參照教育局的教學大綱,中學畢業後參加本地的中學文憑考試(DSE),類似於國內的高考,升讀本地的大學,每年畢業人數6-7萬,競爭激烈,僅有20%-30%考入香港八大。
香港本地的國際學校的畢業成績是全球認可的,可申請海外TOP100的世界名校,可直接申請香港八大,非聯招方式,國際競爭人群少,更有優勢,或者以港澳生的身份申請國內名校,如清華、北大等。
三、招生要求及教學語言
本地學校中的官津學校按照政府的入學統籌辦法進行學位分配,主要授課語言為粵語,大部分都是本地學生,根據地址派位,隨機性很強,學生的水準參差不齊,不確定會和什麼類型的學生做同學。
香港本地的國際學校自主招生,有嚴格的招生標準,外籍學生占比50%以上,對於內地學生,包容度會更強,中英雙語授課,多元化授課環境,豐富了孩子們從小的各國文化交流,讓孩子增長見聞和眼界,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教育環境。
四、教學模式對比
在香港,大多數國際學校的小學都是以IBPYP或英國教育課程作為學制,而兩種學制的共通點是探究為本的教學方式(Inquiry-based Learning)。學校會鼓勵學生多發問、多思考及自我探究,目的是讓小朋友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學習解難、發掘新事物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向他們灌輸知識。
由於國際學校較為崇尚自主學習,在“學”與“習”之中更傾向“學”的部分,也就是指學生需要從零到有吸收知識,老師除了需要因材施教外,更需要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模式、思考方式及觀察力作出調整,以不同的方式應對學生的發問,因此國際學校學制對於老師的要求是相當高的。
相反,本土傳統學校則多數以“習”為教學主要,先向學生傳授不同學科的道理和理論,再以多方面的重複操練(俗稱刷題)讓學生鞏固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知識的原理,但卻失去了學生培養自我探索新事物的機會,對於將來在社會上應對課程知識以外的範圍就可能會碰壁了。
五、課程選擇自由度對比
在小學階段,香港本地教育和國際學校教育有些方面是統一的,因為有些基本知識,是需要每個學生都要學習和掌握的,到了中學時期,本地教育仍然比較統一和傳統,而國際學校就開始顯現出自己的特色,課程選擇上有很多的自由,學生可以去選擇不同的學科,以美國學制為例,學生可以自由選科,例如哲學,古典文化,拉丁文,汽車維修,甚至是髮型設計等,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自由選科,以學分形式修讀,這樣學生就能修讀自己感興趣的科目,相反,以上的學科在本地教育來講,只能叫課外活動,甚至是邊緣的選修科,學生不一定能夠根據他們的興趣去選讀他們感興趣的學科,本地學校的選修科有限,大致分為文、理、商三科,以應付本地大學的升學要求。
香港本地學校更看重學生的學術成績,究竟學生是否能選修到想讀的學科,或者他們讀的開不開心不重要,所以學生的學術成績一般比較高,但是他們可以發展的興趣比較單一。而中西合璧的香港國際學校,相比起本地的教育,除了學術成績的要求外,學生的自由度相對比較高,例如學生對跳舞感興趣,國際學校就提供了舞蹈和戲劇,國際學校課程賦予學生一個舞臺,讓學生可以一展所長。國際學校之所以備受家長的青睞,原因就是他們的子女,可以在香港,體驗到西方這種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通過以上分析,相信大家也明白了,為什麼香港本地的國際學校每年吸引著這麼多學生申請,家長爭破頭也要送孩子去香港國際學校讀書,旨因也是眾多名人政客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