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想孩子預科修讀國際課程的家長總會不其然地問,究竟我應該選哪一個國際課程?每個國際課程是否都是差不多的?對於香港的國際學校及直資學校來說, IBDP 及 A level (International A level ,又稱IAL或英國A-Level)應該算是在比較熱門的國際課程。英基的所有中學 (ESF)、加拿大國際學校 (CDNIS)、新加坡國際學校 (SIS)、滬江維多利亞中學 (VSA)、弘立書院 (ISF) 等等都是IBDP課程。至於哈羅 (Harrow School)、Nord Anglia,又或是直資學校如拔萃女書院 (DGS)、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學 (HKBUAS) 等則是用英國A-Level或IAL課程。
當然,香港有幾所使用美國AP課程的學校,如基督教國際學校 (ICS)、香港國際學校 (HKIS)、美國國際學校 (AIS) 等,但使用AP課程的學校為數並不多。在這裏先不談AP。
那麼IB和A-Level課程,學生家長應如何選擇?其實這兩個課程無論在結構、內容或評核上都有很多差異,並非所有孩子都適合讀IB,又或是A-Level課程。
1. IB vs A level / IAL 課程結構
先說IB:IBDP課程要求學生選修六科,六科裏面有三科需要選高級程度,即Higher Level;另外三科需要選普通程度,即Standard Level。
在六科裏面,學生需要在五個組別裏面各選修一科,五個組別包括語言及文學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語言 (Language Acquisition)、人文學科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科學 (Sciences)、數學 (Mathematics)。至於第六科,學生可以在人文科學、科學或藝術、音樂等等範疇選擇。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完成一篇4000字的論文以及TOK(Theory of Knowledge)的演說 (Presentation) 及文章 (Essay)。從上述課程結構可見,IB課程所涵蓋的範疇非常廣闊。
至於A-Level課程,無論是英國A-Level或是IAL,學生一般來說會選擇修讀三至四科。A-Level課程並沒有規定學生必須要選讀甚麼科目,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以及強項去選擇。例如數理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選擇數學(Maths)、進階數學 (Further Math)、物理(Physics)以及化學(Chemistry)等等科目。當然,文科優勢較強的學生則可以選擇例如英國文學 (English Literature)、歷史 (History)、心理學 (Psychology) 等等這些寫文為主的科目。
若學生希望報讀頂尖的學府,一般來說都可以選修四科A-Level。此外,A-Level課程可讓學生自由選擇想不想做EPQ(Extended Project Qualification),EPQ是一個5000字的論文,但並非必須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做不做。
所以,在課程的結構上,IB所涵蓋的範疇非常廣泛,從文學到科學都會一應俱全。至於A-Level/IAL 課程則讓學生有較大的自由度去選擇科目。
若學生本身在某一方面的學術能力特別強,例如數理能力特別強,但其他方面如寫作方面比較弱的話,讀A-Level/IAL 課程正好可以讓學生在選修的科目上面彰顯其強項,而隱藏他的弱點。當然,若學生的發展非常平均,讀IB課程更可讓學生作更平衡的學習發展。而且,我個人認為IB課程所側重的探究理念,更能融合到大學所要求學生的能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