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近年受移民潮及出生率下跌等因素影響,學齡人口持續下降,惟國際學校的學生人數不跌反升,教育局公布最新學生人數統計報告,顯示截至去年9月中,今個學年合共有654038名中小學生,其中有約16%,即逾42000人就讀國際學校,數字創近11年新高,較2022年同期增3.7%。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認為,循人才計劃來港的非本地人才,與海外企業的員工傾向為子女報讀國際學校,帶動學生人數上升。
教育局近日公布2023/24學年學生人數統計報告,列出2013年至2023年本港幼稚園、中小學及特殊學校,截至該年9月中的各級學生人數。報告顯示,本學年全港共有799025名學生,在654038名中小學生中,有42074名中小學生就讀國際學校,佔中小學生學生人數16%,人數亦創近11年新高,較2013年同期增18%,亦較2022年同期增3.7%。
國際學校學生人數創歷年新高,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表示,估計增幅源於透過「高才通」等優才計劃來港的專才子女,其父母有海外留學經驗,故一般傾向為子女報讀國際學校。此外,他估計,來港發展的內地與海外企業員工的子女增加,由於他們不符合入讀本地學校資格,國際學校便成為主要的升學選擇,帶動國際學校學生人數上升。
教育局規定國際學校必須取錄不少於70%非本地生,當局今年2月公布顧問研究報告,指出本學年中小學國際學校的剩餘學額為4452個,由高峰回落,估計是受惠於各項人才計劃,未來5個學年的剩餘學額亦相若。因此,朱國強認為,未來國際學校學生人數會否再升,要視乎各項優才計劃能否持續帶來「搶人才」效應。
至於津貼學校方面,截至去年9月中,本學年有逾573000名中小學生,人數較前年同期跌逾3300人,跌幅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