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香港的国际学校为了学生衔接不同国家的大学,现在已逐步采用IGCSE和IB的混合课程。一般学生在Grade 10和Grade 11考英国制IGCSE,到了Grade 12和Grade 13就读IBDP文凭毕业。
因为IB课程国际认受性高,大部分学生会往外国升学,也可经Non-JUPAS申请本地大学,收生没固定名额,视乎该年度学生水平。据了解,港大每年取录近千名Non-JUPAS学生,当中不少属IB生。由于愈来愈多尖子报考IB,港生成绩相对突出,据知最多人入读港大,有同学以IB四十二分入读医学院,有同学以IB三十四分入读建筑系,亦有人以IB二十九分获文学院取录。
近年在国内,特别是深圳也开设了很多国际学校,有些家长会考虑先把子女入读接近香港的深圳国际学校,在国内读国际学校至高中的学生,但最终很可有无法报读国内大学,还是选择出国升大学。
事实上,国内有好多不同背景的国际学校。基本上绝大部份的国际学校都是铺排学生出国留学的。当然,学生也可以报读国内大学,但他们会以外国人身份报读。这就像香港的Non-Jupas Applicants一样,这些学生会另外排一条队的。事实上,很多有名的国内大学,特别是清华北京复旦等等,都特别设有奖学金及入门学额给香港的学生,吸引他们到那里升读大学。这些入门学额相对于国内的尖子来说,是门坎较低的,基本上是香港人才有的优惠。
至于在国内读国际学校的学生,他们会视出国留学为理所当然的选择。因为在国内读国际学校的话,学生的中文程度必然会较国内的中学生差,所以在国内读国际学校的学生很难在国内的高考有好成绩。而且,国内读国际学校的学生根本不会参与国内的高考,他们的课程都是IB或英式/美式制度,所以他们考的高考也是GCE-AL/SAT再加TOFEL/IELTS。国内也有一些星加坡背景的国际学校,这些国际学校行IB的,出路反而有更多选择,升读大学的地方可能是欧洲、日本或其他东南亚国家。
部份内容节録自「教育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