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维多利亚学校(Victoria Shanghai Academy,VSA)诞生4名考获44分的「榜眼」,另有4名学生考取43分佳绩,整体学生平均分为36.2分。当中两名榜眼决定留港,分别读医及药剂,另外二人则将赴英国及美国升学。由于疫情的关系,原定于5月举行的IB公开试取消,改为以校内评估成绩、校内预测成绩,并参考学校过往成绩数据等,得出IB最终成绩。
沪江维多利亚学校4名榜眼——陈翊轩(Justin)、陈珉俊(Jason)、成恺桐(Elizabeth)及郑靖珩(Angie),尖子分享温习技巧。
自家笔记温书 读药剂望研新药
Elizabeth初中曾在泰国读书,中四再到日本升学,中五回港后入读沪江维多利亚学校。她曾短暂在本地学校就读,认为中学文凭试(DSE)需要操卷,IB则着重活学及融会贯通。Elizabeth并非读书型学生,也没有补习,她分享读书方法︰
我会参考不同的教科书,比较内容,再抽取其中优胜之处,总结出自己的笔记。另外建议尽早了解评分准则,有利如何答题取分。
她认同「读书时读书,游戏时游戏」,平常多以听音乐纾压。对药物研究感兴趣的Elizabeth有志成为药剂师,她将于香港中文大学修读药剂学课程,希望钻研药学,例如研究新药物取代抗生素,亦希望研究新药物治疗如艾滋病的不治之症。
趁暑假预习 疫情下坚定留港从医
勤奋的Justin在Year 11(中五)的暑假已自学Year 12(中六)的课程,当老师教授时便能更易掌握。他指成绩优异与选科有关,可以拣选自己有兴趣的学科更得心应手,而生物和化学都是他热爱的科目。他表示与老师关系密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主动向老师求教。
他从小学已立志成为医生救人,疫情下更坚定他从医的决心,并将入读香港大学修读医科。在疫情下,眼见世界各地的人受苦,医疗体系亦有不足,希望读医可以多少作出改变。
孖生弟鞭策学习 计划美国升学
韩裔学生Jason表示,在IB小学项目(PYP)、中学项目(MYP)及预科项目(IBDP)的连贯课程下,获得全面的IB学习技能,令他积极探索及主动发问,课程亦讲求学生自律及有良好的时间管理。他坦言︰
Year 6(小六)时成绩平平,与孖生弟弟一起学习的关系,兄弟又如朋友般互相鞭策,令我成绩慢慢进步。
Jason已计划到美国南加州大学修读工商管理,他笑说妈妈曾想他成为医生,不过爸爸就放手让他自由选择,只要求他要自律,为自己负责。
赴英读机械工程 亲手建造有成功感
精于数学的Angie自小成绩中上,原本校内预测成绩为45分,最终差1分未能成为状元。不过她明白IB考试取消,成绩会有1至2分落差,她亦欣然接受。IB讲求「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她修读数学、物理、化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及经济科。Angie认为IB要修读很多科目,即使面对兴趣不大或表现较弱的科目也要尽全力。
Angie小学时已知道自己是数理人,她决定到英国升学,入读伦敦帝国学院修读机械工程,「希望有一日可以亲手建造一些东西,会很有成功感。」
入美国史丹福大学 向律师路进发
另一名IB尖子王美子(Emma)考获41分,并夺得2020年VSA杰出校友奖学金。她与Justin、Jason及Angie都是自幼儿园起,于维多利亚教育机构接受「一条龙」教育,在沪江维多利亚学校发展各方面兴趣。
Emma志愿是成为一名律师,她最终选择升读美国史丹福大学,修读论理学课程,打算之后再读法律。Emma感谢父母对她一直支持,父母认为只要她喜欢就可以了,尊重她的兴趣及想法。
<文章节录自TO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