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留学需求不断攀升,到国外读本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国际学校也因此成了众多计划到国外读书的孩子的跳板。
那么,国际学校和普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哪些区别?国际学校有哪些课程体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你的孩子更适合哪一种?为此,就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
国际学校更注重探究性学习
和传统学校相比,国际学校的升学计划有所不同。绝大多数普通中学生都是行香港本地教育路线,即通过DSE考取香港本地大学。
而就读国际学校的学生,通常在进入高中前,就做好了出国留学的打算,中学毕业后一般都会直接申请海外大学。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留学目标,国际学校基本都会与国外大学对接,尽可能地为学生铺好留学之路。
比起一般中学相对固定的课程和科目设置,国际高中课程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兴趣发展自由选择。
在班级规模上,国际学校通常会采取小班教学,班级规模在20人左右。教学上老师会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与同学老师交流。
目前国际学校最热门是IB课程,主要适用对象为有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学生。
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中学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如今,IB文凭被全球众多一流大学承认,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共70多个国家的四千余所大学都接受IB成绩入学。
作为针对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设置的大学预科课程,IB课程自成体系,不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IB课程广泛吸收了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涵盖了其主要的核心内容。
IB课程是富有挑战性并享有较高认可度的较难课程,为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做准备。IB课程对英语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选6门课程(中文、英语、人文社科、实验科学、数学计算器和艺术)和3个核心课程(知识理论、大论文和社会实践),还要在两年内完成150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
IB课程适合对周边的世界充满好奇心、愿意动脑筋深思学术问题,并会对自己的行动和原则不断进行反思的学生。另外,IB课程在科学、人文、外语、艺术、社会工作等各方面注重平衡发展,不偏科,不侧重某一方面,因此更适合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
由于IB学习课程门类及课后论文比较多,所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找数据并写作。此外,对语言也有一定的要求。
目前开设有IB课程的其中四大热门的国际学校有汉基国际学校(CIS)、沪江维多利亚学校(VSA)、哈罗香港国际学校(Harrow)以及弘立书院(ISF),有兴趣的家长更可为子女购买学校债券,部分更可提升入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