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科目
主要有六个组别,学生在每个组别中挑选1科,合共六科作为选修科目。课程具有弹性,分为高级程度(HL)及标准程度(SL),学生需要选择其中3-4科修读至高级程度,即上满240小时,而其余2-3科为标准程度,要达150小时。
1. 语言和文学研究(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通常是学生的母语,内部再细分为文学、语言及文学、文学及表现三种。
2. 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又称第二语言(Language B ),可以是学生曾学习的语言,或者新学的语言,内分初学、标准、高级三种程度。
3. 个人与社会(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这是人文及社会科学科目组别,例如「哲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地理」和「历史」等共10科。
4. 科学(Sciences):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设计科技」﹑「计算机科学」与「运动与健康科学」6科。
5. 数学(Mathematics):科目包括「数学研习」﹑「数学」与「计算器科学」等4科。
6. 艺术(The arts):科目例如「视觉艺术」、「电影」、「音乐」、「舞蹈」和「剧场艺术」。
组别1-5为必选,但第6组则可选择放弃,然后选修组别2-5中的其中一科代替组别6。
评核方式(主要分为公开试和校内评核)
公开试
每年5月和11月在全球举办。
校内评核
由学校老师评分,每科都有占分至少20%的校内评核,但因应科目而有不同占比。以2019年中文语言和文学为例,15%是一份口头汇报,15%是即席文学分析,20%是从平日的三份作文中选最佳的一份呈报,合共50%。